朱元璋传给孙子的“遗产清单”
伊尔女性网 发表于:2020-07-23 07:40:43
文 |《那些年》悦悦
明太祖朱元璋花了30多年的时间,为自己培养了一个堪称“完美”的接班人——朱标。但是,朱标却在壮年之时猝然离世,这让朱元璋的接班人计划重新回到了原点。已经是风烛残年的朱元璋很快指定了孙子朱允炆为新的继承人。
都说有一种亲情叫“隔辈亲”,深谋远虑的朱元璋会给这位皇太孙留下怎样的一份政治遗产呢?
一个皇位
1392年,朱标病逝。几个月后,朱元璋就选定孙子朱允炆成为皇位的继承人,此时,朱允炆16岁。
朱允炆是朱标的第二个儿子。据说因为其“顶颅颇偏”,他曾经被朱元璋戏称为“半边儿月”。这样一个没有“帝王之相”的朱允炆为何能从朱元璋的儿、孙辈中脱颖而出,成为继承皇位的“幸运儿”呢?
首先,朱元璋奉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居嫡长者必正储位”。在这个框架下,朱标作为嫡长子,继承皇位毫无争议。但要论“皇太子的嫡长子为皇太孙”的规矩,朱允炆的继位则有些“问题”。
朱元璋真正意义上的嫡长孙名为朱雄英,生母是常氏(开平王常遇春之女)。常氏另有一子朱允熥(tēng),他本应是嫡次孙。但是,常氏生下朱允熥不久后去世,朱允炆的母亲被扶为正妻,成为太子妃,朱允炆也就成了嫡子。之后,朱雄英在8岁时早夭。在剩下的嫡子中,朱允炆的年纪又长了朱允熥一岁,因此,朱允炆最后就成为了事实上的“嫡长孙”。
第二,这或许也是朱元璋中意朱允炆更重要的原因:朱允炆和朱标非常相像。朱元璋对朱标很满意,父子关系也十分融洽。而朱允炆就像是朱标的一个“翻版”。他自幼颖慧好学,通晓儒家经典,性情十分仁厚。朱标生病卧床不起,14岁的朱允炆能够做到昼夜侍奉不离。朱标去世后,朱允炆悲伤过度,身体也日渐消瘦。他的孝顺都被朱元璋看在眼里,痛失爱子的他还会向这个孙子“求安慰”:“你真是孝顺,都顾不上想我了。”
第三,时机已到,朱允炆得到了大臣的支持。太子死后,储君之位空悬。此时,朱元璋已经65岁,立储之事迫在眉睫。一次,在大臣面前,朱元璋想起朱标,顿时忧心忡忡、恸哭不已。大臣刘三吾进言说:“皇孙世嫡承统,礼也。”于是,朱元璋很快立下朱允炆为储君。
一种能力
和培养朱标一样,朱元璋不得不重新开始教导朱允炆如何做一个皇帝。
有了之前教导儿子的经验,这一次朱元璋倒是驾轻就熟。他为朱允炆请来名儒教学,带着他上朝听政,手把手地教他批阅奏章、处理政事。一切看似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只是留给朱元璋的时间却不多了。
让朱元璋颇感安慰的是,朱允炆勤敏好学、十分严谨,不懂之处便主动向人请教,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
朱元璋在遗诏中这样评价朱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仁爱、明理、孝顺、友善,是个当皇帝的好料子!这是朱元璋对接班人的肯定。
而即位后的朱允炆也确如朱元璋所言,他大力施行仁政,颇有一番作为。洪武一朝,朱元璋用重典治国,造成了大量冤案,使得百官噤声。朱允炆则主张宽刑省狱,不仅对之前的冤案平反,而且重新起用了大量被废误的官员。
此外,朱允炆十分重视农桑,他下令兴办学校,招募贤才,在灾荒之年减免税赋田租……即位后的短短四年,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锐意改革,朝野之中一改洪武朝的肃杀之气,人们纷纷赞其“四载宽政解严霜”。
朱允炆执政时间不长,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的作风不同于祖父的刚猛,但是行事温和且有力,而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朱元璋的教导有方。
一份“安定”
虽然朱允炆神似朱标,集诸多优点于一身,却远没有朱标的成熟和权威,更缺乏父辈们的实战经验和军事才能。
朱元璋明白,自己坐镇一天,便能给皇太孙一天的庇护。但是,一旦自己撒手人寰,皇太孙太过年轻,其能力可能并不足以迎击皇位之前的种种难题。因此,朱元璋不仅要扶皇太孙上马,还要再尽量地多送他一程。在有限的时间里,朱元璋要尽可能地为朱允炆创造一份“安定”。
从明初开始,朱元璋就定下藩王政策,让皇子们去镇守边疆,而这些藩王都是朱允炆的叔叔,从辈分和经验上都“碾压”朱允炆。为了树立皇太孙的权威,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九年(1396),重定诸王朝见东宫的礼节制度,规定朝见后在内殿行家人礼,要求作为长辈的诸王都要严格执行。
朱元璋还放心不下那批久经沙场的开国元勋,以他们的老谋深算,若是有贰心,对孙子和皇位绝对会是巨大的威胁。洪武二十六年(1393),朱元璋借蓝玉案大开杀戒,一代名将蓝玉被杀,受牵连丧命的有15000人。之后,朱元璋又相继诛杀了傅友德、冯胜等开国功臣。
朱元璋一面为朱允炆清除朝堂中的“隐患”,另一面又为他精心挑选了一个辅佐团队,主要人物有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这个团队中大部分都是文臣,看上去有些“偏科”,但却很对朱允炆“宽仁”的风格,这些人在后来组成了所谓的“秀才朝廷”,对朱允炆都忠心耿耿。
为了帮朱允炆聚拢人心,朱元璋还革了自己的命。朱允炆天性仁慈,在处理刑狱时往往以宽大为原则。在朱允炆的建议下,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元璋下令调整了《洪武律》中刑罚偏重的七十三条法律。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朱元璋的布局都是为了给朱允炆留下一副好牌,尽可能地为他保驾护航。
一个难题
朱元璋想要给朱允炆留下一个稳固的皇位,但是却疏忽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藩王势力的威胁。
起初,朱元璋把儿子们分封到各大边镇,目的是让他们拱卫王室。藩王享受朝廷供养,还有自己的军事力量,实力不断坐大,颇有“尾大不掉”之势。朱元璋在位,藩王自然不敢有所异动。若是朱标继位,凭着他在藩王中的威信,也几乎没有隐忧。但是,对于毛头小子朱允炆来说,面对虎狼似的藩王皇叔们时,似乎就有些底气不足了。
觉察到藩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逊”,朱允炆曾经向朱元璋表达过自己的担忧。但是,已经风烛残年的朱元璋却也没有找到应对之策。
临终前,朱元璋为朱允炆做了最后一件事:下了一道遗诏,规定“诸王各于本国哭临,不必赴京。”希望借此尽可能地保证皇太孙的顺利继位。从朱元璋最后的安排中,不难看出他也意识到了手握重兵的藩王将会是朱允炆最大的威胁。
1398年,22岁的朱允炆继位。失去了朱元璋的保护,坐在皇位上的朱允炆要开始独自面对蜂拥而至的挑战了。
朱元璋怜惜孙子的一番苦心,从他给朱允炆的“遗产清单”里展露无遗。诚然,父辈总是希望给儿孙最好的东西,但是就算“机关算尽”,也很难创造一个真正完美、安全、稳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