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交水稻之母”竟是乐清人!这才是我们要追的“明星”
看乐清 发表于:2019-10-30 13:32:18
原标题:“中国杂交水稻之母”竟是乐清人!这才是我们要追的“明星”
全文字数:4313
阅读时间:约11分钟
提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鲜有人知的是,
一位乐清人曾为杂交水稻的培育研究作出杰出贡献,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母”!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
人物名片
林恭松,男,1930年出生,温州乐清人。曾任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袁隆平的团队以林恭松选育的“珍汕97”精育成珍汕雄性不育系为母本,提高抗病性,最终培育出世人周知的优良杂交水稻,因此业内也称林恭松为“杂交水稻之母”。袁隆平曾亲笔题写道:“珍汕97对选育优良杂交稻组合起了并仍在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的确堪称为特优的水稻良种资源。”
▲2010年4月,在海南三亚与袁隆平院士讨论进一步发展提高杂交水稻的设想和经验
1978年,林恭松带领的育种组获全国科技大会先进集体奖,1979、1982、1985年三年获省劳动模范集体称号。
2000年,在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林恭松的研究获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鉴定评审会认为,“珍汕97及其衍生系作为特优良种资源,从1982年到1997年先后选育成175个杂交水稻品种,累计推广面积28亿亩,带来的经济效益高达2500多亿元。”
何时着手水稻育种研究
1957年,林恭松到温州农业试验站工作。当时的育种技术采用的是自然变异的老办法,就是把全国各地的优良水稻品种一个个收集过来,播种后每天去记录观测,看长势好不好,稻穗饱满不饱满,进行比较再从中选择产量高的品种。
1958年,林恭松提出了人工杂交选育水稻新品种的设想。当时,他们的试验站升级为地区农科所,林恭松被任命为育种组副组长,负责新技术研究。他先办三件事:1.立即开展早稻杂交育种和辐射育种二项新技术研究,以积累经验。2.要到国内育种先进的省、地科研院所参观学习取经,并积极引进水稻良种资源。3.要研究浙南地区的水稻育种的方向目标,制订育种计划,叫作《温州地区水稻育种计划》。他们写了2.4万字的方案,方案里包括要培育的水稻品种必须具备抗病、矮秆、高产、优质等特点。这个方案给了他们一个研究程序,基本上每一步骤都排好。按照这个计划,他们去很多个省考察过,吸收优秀经验和良种资源,最终培育出了“珍汕”这个特优品种。
▲2001年,温州市“突出贡献科技人才”。中间为林恭松
温州劣势,育种的优势
事实上温州的客观环境对水稻种植来说劣势较多,比如温州地处台风多发区域,病害较重,地形复杂。但正是因为这些环境劣势,在育种时成了优势,因为这些客观条件促使要求他们选育出来的品种必须具有矮秆、抗病、抗倒、不易落粒等特点。
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抗病育种还是空白,对抗病基因、发病的生理等还没研究。日本虽然对水稻稻瘟病研究比较先进,但还没育成广谱抗病品种,因此当时水稻抗病育种还是个世界性难题。他们创造的新技术——“多病区连续轮回自然诱发筛选法”成了优势,这技术的优势在于能选择多抗病品种。后来成功培育的“珍汕”,既能抗中国的稻瘟病,还能抗日本的稻瘟病。
▲1986年,林恭松与助理在试验田中观察研究水稻培养育种工作
绝望之中,看到两株挺拔的“宝贝”
林恭松等科研人员针对选育目标,大胆提出了多病区连续轮回自然诱发的筛选新方法。即夏季在温州种早稻,秋季在厦门种晚稻,到了冬季还要让水稻在海南安家。当时还没基因技术,他们就让它在三个不同的容易发病的地方种植。每次种植选育,一般都需要几千到上万份杂交组合试种,然后进行观察、监测、比较、选择,把能在这些条件下抗病存活下来的种子收集,再进行一轮轮的重新种植,直到不断选育出比较稳定、抗病性强的后代品系。这个过程就像愚公移山,非常漫长而且艰辛。
▲2010年4月,在海南三亚江西省育种基地办公室和颜龙安院士交流杂交水稻的发展问题
发现良种
1967年3月初,林恭松到海南陵水县进行南繁育种。前期的栽培工作已于1966年完成,他主要负责后期选种收获。当时正值稻瘟病高发,农场病害严重。按试验顺序观察记录,林恭松意识到越是发病严重的时候,越是选择抗病品种的最好时机,任何角落都不能错过。
有一天早上,林恭松像往常一样来到试验田察看水稻长势。田里绝大部分水稻都病恹恹的,还有很多都死了。正在他绝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幕奇迹,只见一大片发病的稻区中,有两株水稻稻秆挺拔,结实。这两株水稻,简直是宝贝!。他小心翼翼地培育着这两株水稻,因为当时还未完全成熟,他每天吃饭睡觉都想着它们,一有空隙就盯着它们,直到种子成熟,一粒粒像金子般地收集过来,然后带回温州进一步做早稻选育,后来又一轮轮地在厦门、海南重新播种。
茫茫稻海,育出五株“百病不侵”的“珍汕”
这批良种具有抗稻瘟病的特点,可以说是“珍汕”品种的最初版本。但后来这个品种又出现了问题,林恭松等人把它在温州培育出来后,重新拿到厦门、海南繁殖。这两个地方海风大,稻子成熟时,大风一刮,满地都是金灿灿的谷粒。稻穗容易脱粒,这可怎么办?如果不解决易脱粒难题,只丰产不丰收,根本无法全国推广应用,他们前面的努力就都白费了。后来,他们在1万多株水稻中,逐株选择,希望能找到不易脱粒的品种,结果一无所获。没办法,研究团队只能继续扩大选择范围,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在茫茫稻海中找到了5株熟期较晚的“珍汕”品系,具有明显的不容易脱粒特点,但尚未稳定。经过不断选育,团队于1968年在温州选育出了抗病、丰产又不脱粒的“珍汕”水稻新品种,一共分五个系,以植株的排列序号来编号,分别称:“珍汕”94、“珍汕”95、“珍汕”96、“珍汕”97、“珍汕”98。
1969年春,他们在温州示范区繁育了300亩水稻。当年温州稻瘟病非常严重,而他们种植的这300亩却什么病都没有,长势良好。农业部门、当地很多农民都慕名跑来参观引种,农民看到这种现象可高兴了。后来福建许多单位和农民也闻讯赶来引种,本市各县都组织农民大面积繁育,最后“珍汕”97、“珍汕”98两个品种种植得最多最广。
▲1984年10月,在北京与国际水稻首席专家及三位国内专家合影
全国推广,经济效益2500亿元
1970年以后,以“珍汕”作为亲本资源,在国内衍生了71个早籼良种和17个杂交水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不育系。比如上世纪70年代,安徽省广德县农科所有一名年轻的所长来到温州取经,找到林恭松,要求引进良种,林恭松团队就把100多份包括“珍汕”97、98的新品种送给他,他除了自用外,还分给福建、湖南、江西等地的农科院所,各地都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很好地解决了一些难题。尤其到了1975年,杂交水稻试种成功后,迅速得到大面积推广,含“珍汕”血统的杂交稻组合推广面积占全国杂交稻的88%。
20世纪70年代后期,全国稻区遭受了稻瘟病,减产严重,只有用“珍汕”血统不育系配组而成的杂交稻一枝独秀。因此,农业部于1978年通过现场考察,要求各地迅速将含有“珍汕”血统的杂交稻作为当家品种加以推广。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珍汕”还作为选育二系不育系的重要资源,育成香“25S”、“W6154S”等二系不育系,为发展超级稻作出了贡献。
▲1982年,林恭松与同事观察水稻样品
1978年,全国改革开放后,召开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由农业部直接推荐林恭松的团队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集体奖,1979、1982、1985年三年获省劳动模范集体称号。1979年,林恭松获得过省科技成果一等奖、省先进工作者。
令林恭松印象深刻的是2000年11月24日在杭州举行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由温州市农科院完成的“创造特优水稻良种资源‘珍汕’”课题,以所有参评项目中的最高分,获得了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当时,与会专家都是该领域的顶尖人物,包括当时的中国水稻研究所两位老所长、四川省农大周开达院士、湖南省农科院副院长等。成果鉴定评审会认为,“‘珍汕’97及其衍生系作为特优良种资源,先后选育成175个水稻品种,累计推广面积28亿亩,带来的经济效益高达2500多亿元。”袁隆平还亲笔题写道:“‘珍汕97’对选育优良杂交稻组合起了并仍在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的确堪称为特优的水稻良种资源。”
面对自己的研究成绩,林恭松认为他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那时候一心只想着扩大水稻亩产量,能让大家填饱肚子就是他最大的愿望。
良种“结亲”,成就了“杂交水稻之父” 也成就了“杂交水稻之母”
当时全国各地的育种队都集聚在海南三亚荔枝沟进行制种,经人推荐,袁隆平的团队以选育的“珍汕97”雄性不育系为母本,抗病性得以解决,最终成就了三系杂交育种。林恭松团队提供的水稻母本与袁隆平团队的水稻父本“结了亲”,有了新的生命延续。所以后来业内开玩笑说既然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那老林就应该是“杂交水稻之母”了。这一说法最初由时任温州市农业局副局长的方勇军提出,在一次往省里报送科技奖项时,他说林恭松为杂交水稻父本提供母本,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杂交水稻之母”。
因为和袁隆平有了合作,他们之间的交往也更加紧密了。当时林恭松所在的试验基地与袁隆平的基地很近,袁隆平是这方面的顶尖专家,在科研方面遇到问题时,他就会去拜访,学到了很多东西。而袁隆平对他们在水稻方面的研究也非常肯定,并给温州年轻的科研人员无私帮助,温科院的多名水稻研究员都通过林恭松与袁隆平接上了线,可以说给温州在这方面的研究带来很多新的认识和方向。
▲青年林恭松和同学的合影
乐在其中,80岁才第二次退休
其实林恭松退休过两次。1984年,林恭松当了农科所的所长,但只当了两年半时间。那时候做管理,林恭松觉得不是他的特长,内心还是希望去做研究。而且那时候,新的水稻品种一直出不来,林恭松很着急。于是他向组织推荐农办的一位同志去当所长,他则安下心来搞研究,一直做到1990年,林恭松60岁退休后,闲不住,仍服务于农业科技发展事业,受聘做了温州市蔬菜研究顾问。蔬菜研究的原理其实和水稻差不多,那时候林恭松住在郊区一个农户家里做蔬菜选种的研究。
1997年,林恭松67岁了,温州农科院返聘他为学院科研顾问,他提出的杂交水稻良种资源研究新课题,得到支持。经三年深入全国杂交稻区调查研究总结,提出“创造特优水稻良种珍汕”的研究论文,获省科技一等奖。2000年又开始赴海南做育种研究,一直工作到80岁,林恭松第二次退休,他说这次是真的退休了,年纪大了,有些力不从心。不过,80岁的林恭松还去过海南育种,这些都是他这辈子最珍贵的经历了。
如今林恭松已经90岁,回望这一生走过的路,能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给国家、给社会做一点实事,他也无憾无悔了。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温州有位“杂交水稻之母”——林恭松
编辑:侯人玮谢 宁 校对:胡倩雅陈文拓
责编:江晓婵 审核:赵 路
责任编辑: